好戲連場-------觀上海京劇院的演出
六月是觀劇踏入高潮的一個月,京崑粵等劇種好戲連場。我在七、八、九這三日內連觀上海京劇院於尖沙咀文化中心的演出,看得很暢快。(稍後會看崑劇及粵劇。) 我是京劇中級票友,看了三晚,也有少許話想和大家說說。
七號那一晚的《徐策跑城》,是南派京劇代表周信芳先生(一八九五-一九七五) 擅演的劇目之一。余生也晚,未曾親睹周先生在舞台上的演出。觀陳少雲先生的演出,也可望梅止渴。此劇的唱段全是「高撥子」,源於徽調中的撥子腔。它有梆子腔高亢的特點,但旋律帶有悲蒼的感覺。陳少雲先生開口唱的「忽聽得家院報一信,言道韓山發來兵,…」一段是搖板,「忽聽得家院一聲禀」一段是導板,「老徐策,我站城樓,我的耳又聾…」一段是垛板,「湛湛青天不可欺,是非善惡人盡知。…」一段是原板。陳先生的是麒派高手,我收藏了很多他的唱段。京粵版的《霸王別姬》,主要是看這個「京粵同台」是否能擦出火花。感覺上,羅家英先生十分努力,但他的唱詞與字幕幾乎句句有些不同,使人覺得有些不夠嚴謹。不知怎的,他一開口唱,我附近的觀眾都在笑,可能覺得這種結合很新穎吧。劉健榮先生領導的拍和,追腔不夠貼切。這個回合,我看是「京」方佔優些吧。
八號晚,先上《挑滑車》。武生奚中路先生依然出色賣力。他年紀不輕,五十多歲了,是昔年四大鬚生之一的奚嘯伯先生(一九一零-一九七七)的孫子。自八十年代起已擅演《夜探浮山》、《挑滑車》、《八大錘》、《四平山》等劇,功底扎實,文武不擋。次演的《斷橋》,梅派兼尚派青衣李國靜小姐的唱腔更上了一層樓。(二零零九年二月曾看過她演《失子驚瘋》。) 《凰還巢之醜洞房》是孫正陽先生配蕭潤年先生。孫先生已是高齡八十了。上次看他約在兩年前,演出《櫃中緣》,至今依然寶刀不老,不愧是一代名丑。蕭潤年先生乃蕭長華先生(一八七八-一九六七) 之孫,與孫正陽先生的合作,分量匹配,不作他人之想。《打嚴嵩》是看尚長榮先生配陳少雲先生。尚長榮先生是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雲先生(一九零零-一九七六) 的第三子,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他已年過七十,但嗓音依然寬亮。尚先生銅錘、架子均長,年前看他的《廉吏于成龍》,嘆為觀止。《打嚴嵩》一戲,以做工口白見勝,唱段不多,只有一些西皮。陳少雲的鬚生加上尚長榮的淨,可謂是昔年周信芳先生配裘盛戎先生之後的一個一時瑜亮的組合。
第三晚(九號) 上演全套《法門寺》,感到驚喜的是還加上了《拾玉鐲》這一場,使觀眾又可再看到孫正陽先生的演出。希望孫先生最低限度九十歲前不要退休,或甚至超越我們的羅品超先生,演到一百歲。這劇看的,除了孫先生配史依弘小姐的《拾玉鐲》之外,還要看尚長榮先生與蕭潤年先生及嚴慶谷先生的類似相聲的一呼一應。史依弘小姐所飾的宋巧姣的大段西皮慢板「尊皇太與千歲細聽奴言:小女子家住在眉鄔小縣…」,何澍先生所飾的趙廉的西皮二六板「又誰知孫家莊起下禍根,孫玉姣習針黹在門前坐定…」,陳宇先生所飾的劉彪的西皮流水板「母親不必珠淚掉,孩兒言來聽根苗…」,王盾先生所飾的劉公道的西皮流水板「劉公道在大街珠淚相拋,尊一聲二公差細聽根苗…」等唱段,均是觀眾聽完之後必定大聲喝采及鼓掌的唱段。劉彪的唱段本來很長,這次的演出,删短了很多,使人有些不甚滿足。
這三晚的演出,十分緊湊,還是那一句話:好戲連場!但,皮黃皮黃,今回欠了些「黃」,很少聽到二黃的腔調。希望下次可以挑選些有大段二黃的劇來演,調整一下觀眾的情緒,這樣觀眾必定更加心滿意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