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討論構成一首詩的「句子」。詩以五言及七言最普遍。現在先和大家討論七言句。
七言句,就算不是用在詩上,也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例如,很多曲社在辦演唱會時,都會用「XY粵曲會知音」、「齊頌親恩賀端陽」、「絃歌妙韻慶中秋」等等的七字句子。很多戲名,不論中西,經常會選用七個字的,例子俯拾即是,如《鳳閣恩仇未了情》、《百戰榮歸迎彩鳳》、《無情寶劍有情天》、《雷鳴金鼓戰笳聲》、《萬里琵琶關外月》、《紅了櫻桃碎了心》、《夢斷香銷四十年》、《三夕恩情廾載仇》、《美人如玉劍如虹》、《神龍猛虎闖金關》、《紅粉忠魂未了情》、《月黑風高殺人夜》,等等。歌曲的名字用上七個字的則更多了,如《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兒彎彎照九州》、《秦淮冷月葬花魁》、《絕唱胡笳十八拍》、《高山流水會知音》、《魂化瑤台夜合花》、《絕情谷底俠侶情》、《有情活把鴛鴦葬》、《隋宮十載菱花夢》、《夢筆生花誌聊齋》、《乾隆玉秀賞花燈》、《翠華西閣鳳來儀》,等等。不論新戲舊戲,新歌舊歌,都喜歡用七個字作為名字。
怎樣的七字句才算是好句呢?我們先不談句子的文字是否典雅得體。一句句子應該要念來好聽,聲調抑揚頓錯,鏗鏘有致,才算好句。我作一個攪笑的例子:「華雲龍重陽尋娘」,好聽嗎?這七個字全是低平聲(亦稱陽平聲),讀來很單調。但,「鳳閣恩仇未了情」則不同了,是嗎?
我們的祖先一早為我們尋找出規律了。假如一句七字句是「ABCDEFG」,這七個字要分成三組:AB/CD/EFG。規律如下:
1. 每一組都要有兩個平聲字或兩個仄聲字。
2. 如某一組兩個字是平聲的,接著的下一組要有兩個字是仄聲的。
3. 如某一組兩個字是仄聲的,接著的下一組要有兩個字是平聲的。
所以,符合這三點規則的七字句的平仄分配有四個可能性:
1. 平平/仄仄/平平仄
2. 平平/仄仄/仄平平
3. 仄仄/平平/平仄仄
4. 仄仄/平平/仄仄平
「鳳閣恩仇未了情」這一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是上面的第4款。
「神龍猛虎闖金關」這一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是上面的第2款。
「隋宮十載菱花夢」這一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是上面的第1款。
「百戰榮歸迎彩鳳」這一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是上面的第3款。
「無情寶劍有情天」這一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是上面的第2款。
有時,七字句的平仄假如不能完全符合上面四款的格式的話,還有一條規則:「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即七字句的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至於第七字呢,那是要分明的。例如:
「紅粉忠魂未了情」 的平仄是「平仄平平仄仄平」,是第4款,只有第一字不符。
「翠華西閣鳳來儀」的平仄是「仄平平仄仄平平」,是第2款,第一及第三字不符。
總結來說,一句合格的七字句要符合上述的平仄格津,讀起來才好聽。
再討論一下五言句。用五個字作為戲名的也很多,例如《春燈羽扇恨》、《百花亭贈劍》、《雙仙拜月亭》、《牡丹亭驚夢》、《再世紅梅記》、《碧血寫春秋》、《南宋飛虎將》、《情話蘇東坡》,等等。至於曲名用五個字的則更多了,例如《燕歸人未歸》、《銀河抱月歸》、《花在隔簾香》、《敲碎別離心》、《金風展玉衣》、《再折長亭柳》、《吟盡楚江秋》、《潯陽江上月》、《夜祭飛鸞后》、《碧血灑經堂》、《望江樓餞別》、《血染海棠紅》、《幻覺離恨天》、《孔雀東南飛》、《一曲鳳求凰》、《賦詠白頭吟》、《魂夢繞山河》、《幾度悔情慳》、《艷曲醉周郎》、《孤雁再還巢》、《情贈茜香羅》、…抄到我手軟,原來還未數到近期流行的《血濺未央宮》、《征衣換雲裳》、《半塘訪小宛》、《泣血水繪園》、《漢宮秋夜雨》、《情滿桃花渡》、《秋月照離人》、《揮淚別南唐》,等等。我未開始寫前還想不到有這麼多!
五言句「ABCDE」這五個字分為兩組:AB/CDE。其平仄格律的要求和七字句的要求是相同的,即
1. 每一組都要有兩個平聲字或兩個仄聲字。
2. 如某一組兩個字是平聲的,接著的下一組要有兩個字是仄聲的。
3. 如某一組兩個字是仄聲的,接著的下一組要有兩個字是平聲的。
在這裡,「某一組」即第一組AB,「下一組」即第二組CDE。符合這三點規則的五字句的平仄分配,和七字句一樣,也有四個可能性:
1. 仄仄/平平仄
2. 仄仄/仄平平
3. 平平/平仄仄
4. 平平/仄仄平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個「一三不論、二四分明」的附加規則了。第五個字是要「分明」的。《望江樓餞別》的五個字是ABC/DE格,不太好,如改為《餞別望江樓》即是「仄仄/仄平平」,是上述四款中的第2款,是不是較好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