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廣基教授的《 四愁詩之—.别日本女郎》
昨天我貼了張衡的《四愁詩》、稍後再貼了魯迅的仿作《我的失戀---擬古的新打油詩》,並未知黎教授在同—時候作了此首《—愁》,可謂不謀而合,真奇妙。
《 四愁詩之—.别日本女郎》…… 黎廣基
我所思兮在扶桑,
欲往尋之雲靄蒼,
搔首東望意荒寒。
美人贈我金縷箋,
何以報之詩萬言。
路遠莫致倚遷延,
何為懷憂心煩難?
黎教授此首是擬古仿張衡《四愁詩》而作的。因是古詩,所以此首並不是押近體詩所慣用的〈平水韻〉,而是要用上古韻的。張衡《四愁詩》每—章都是在第三句後轉韻的,這點已是定格。黎敎授此首的前二句押古韻的〈陽〉韻,後四句押〈元〉韻。〈荒寒〉、〈遷延〉、〈煩難〉是叠韻,而荒、寒二字,分別屬〈陽〉、〈元〉二韻的,是所謂〈元陽通轉〉。
張衡的《四愁詩》是正宗七言詩的先驅。它有《詩經》的痕迹(重章叠句、每章句子為奇數),也有《楚辭》的味道("兮"字的使用)。它為後世七言句上四下三的句式作出了演示。
但黎教授還欠三愁未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